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3章 万琉哈氏16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民的劳动智慧是无穷的。

这两句话特别适合现如今正在慈宁宫被问话的农家娘子,李荷花。

李荷花是京郊人士,是一位老秀才的独女。

因着秀才爹十分的勤奋,靠抄书等活计攒下了一笔还算过得去的家底。

没想到老秀才一场风寒要了命,李荷花为了守住这点家底,不想嫁与中山狼,正巧朝廷在征集这羊毛制衣的绣娘。

下了狠心领了份羊毛开始研究。

终于在熬红了眼睛,扎烂了手指后,把这羊绒纺成了线,织成了衣。

康熙为着这事不被人冒功领了,特意派了人在告示处日日等着。

李荷花便这样进了宫。

孝庄很喜欢这女子的坚韧,派人暗自查探后发现是个可用之人。便直接留在了宫里,只负责这一项活计。

至于李荷花的家产,拢共不过那一处寒宅和几十两的碎银。

宅子自有人看顾,李荷花便安心在宫里琢磨这羊绒线。

虽然只是动了嘴,但成功解决了一大难题的禾卿,受到了来自紫禁城最大的大佬孝庄的赞赏。

后宫的姐妹们紧跟太皇太后的风,送来的贺礼一波一波又一波,简直装不下。

为什么她们养孩子还这么有钱呢?

那就不得不说康熙叫臣子们多挣钱的事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臣子们在外当牛做马,挣得钱除了税收给了国库,还分了大半给了宫里的闺女养娃。

真真是康熙一朝,最大的冤种们了。

可惜,他们正为了集皇上的大奖而努力呢,一点也看不出来被当了牛马的现状。

对于禾卿的家里出海一事,康熙想了想只当没看见。

毕竟他“看的出来”,相较于其他有能力有谋士的大臣们,禾卿的阿玛实在有些死脑筋了。

怕是在京城,亦或者是大清都谋不到出路,才“不得不”去洋人那犄角旮旯找机会的。

康熙“大度”的原谅了拖尔弼一家,看禾卿的眼神包含同情。

真是难为了朕的卿卿了,有这样一个“不知上进 ”的母家,还是得朕多照看啊!

自觉自己责任深重的康熙看了看自己的小金库的小金库,扒拉了扒拉,拿了些好东西送到了永寿宫。

快要生产的禾卿一头雾水,但兴高采烈的接了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