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3章 城市发展的代价2

石板路蜿蜒曲折,李焕看到道路两边是斑驳的青砖红瓦,雕梁画栋,飞檐拱斗,错落有致,大门上斑驳的油漆述说着岁月的痕迹。

路边随处可见到亭亭如盖的大树,经过春雨的浇灌,枝丫上已经冒出嫩芽。

进到巷子里后,外面的灯火辉煌和车水马龙仿佛都被路旁的大树给吸收去了,静谧安逸,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不过很快就被这份安逸就被眼前的场景给打破了,原来进到巷子一百多米处,原本的石板路被挖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积满了污水,这就好比一个大家闺秀的身上长了一块块烂疮,实在是大煞风景。

“好在没开车进来,要不然车子陷在坑里面还得请人过来推车。”李焕看着眼前这些个坑不禁打趣道。

一旁的陈刚脸色有些难堪,这些坑正是当时曹鹏为了迫使沙井巷的居民搬出去时办的烂事,当然曹鹏人都进去了,这锅自然只能是他陈刚来背了。

“反正想着要拆迁了,这路就没准备再修。”陈刚硬着头皮解释道。

耿海清这时候也不好表态,一线确实是有一线的难处,现在财政吃紧,区政府自然不会投钱到一个快要拆迁的地方修路。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李焕经过一栋古建筑时不禁惊呼道,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栋古建筑已经变得有些破旧,大门上的铜门环都已经掉了一个,可依稀还能看到昔日的繁华,看到华国悠久历史的传承。

“这建筑好漂亮啊。”

李焕这么一感叹,一行人立即停下脚步,旁边的陈刚赶紧解释道:“这一片旧城区都是当年的老建筑,民国的多一点,最早的能追溯到明清时代。”

“那这不是文物吗?”李焕不解的问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私搭乱建,早就糟蹋的不像样子,即便是文物也没多少价值,文物局的人过来看过了,同意进行拆除。”陈刚老脸一红,强行解释道。

其实怎么可能不是文物?锦江作为明清时期的水上交通枢纽,当时很多其他省份都在锦江建有会馆,等到民国的时候,各个下野的军阀高官纷纷在这里修建公馆,可以说这地方是整个锦江活着的历史。

只是文物也得给经济发展让路,沙井巷占据着锦江最为核心的一块位置,锦江市政府多次想要对这地方进行拆迁,可由于资金有限,迟迟拿不定主意。

可每一次拆迁的风声一传出来,沙井巷的居民就在里面私自搭建一番,想着来日拆迁时能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