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第106节

于是后来这人也不问了,就乐呵呵的跟在沈建义的后面,看他操作。

开始的时候沈家还有点防备,他在的时候就只袋子后院忙活。

可楼顶上那么些育苗架,但凡注意点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看不见呢?

更何况那上面种的东西将来总是要被人知道,所以沈家也没有再隐瞒。

沈老头去收拾的时候也会把那个组长带上。

这可就是惊喜了!

即便是那位组长也没有想到,沈家竟然已经在天台上种起了粮食!

而且那玉米和花生都已经长出了老高,明显活下来了。

这是什么天气啊?

干燥、高热,这天就算是正经的老农也很难把玉米、花生种活的,更别说还是在天台上,用种植箱种了!

这个发现才是真的让整个调研组的人全都大喜过望。

毕竟比起种菜,如果利用小空间,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种植粮食才是他们以后要攻坚的大方向。

调研组原本计划是在小区待三天,了解一下情况回去汇报就算是交差了。

来的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趟竟然会收获满满。

通过深入了解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小区在农作物种植这方面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居民们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甚至直接就可以拿来用,可以立刻大范围推广。

比如那个立体种植。

将蔬菜种在小的容器内,虽然开始的时候比较麻烦,但是省土省水啊!

而且因为占用面积小,还方便打理,也不用占用全劳力,老人和半大孩子做熟练后也能胜任。

虽然这样种出来的东西,产量方面和大面积农田耕种必然有差距,但在现阶段干旱缺水,土地污染严重,各种天灾频繁的情况下,已经算是非常好的过度方式了。

而且除了农村,即便是在城市小家庭也很容易操作,非常值得推广。

调研组的人在小区一共住了五天。

临走的时候拉着石磊他们的手感慨到不行,直说他们是整个地区自救能力最强的聚集点,为其他居民区做出了典范。

因为太过于激动,对于小区提出的想要更多品种的菜种以及沈家提出的想要一些土豆回来催芽的要求全都毫不迟疑的答应了。

要知道现在镇子上能够提供的菜籽品种实在是太少了,只有那么几种绿叶子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