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8章梁友富的心中之痛

青山镇兰沃子村是太平道梁昱的后人,和龙虎山的天师一样,这里的历任村长也是太平道的嫡系传人。

元末明初时,太平道没落了。其嫡系传人只能继承村长之位,却再也无法修习《太平要术》,即使他们手中有《太平经注》。

兰沃子村的现任村长梁友富就是其中最悲摧的一个。

他生在十年浩劫之中,村民们已不再信奉道教,尤其是村子里的另外一个大姓-谢姓,总是有意无意的站出来唱反调。

不仅如此,父亲也不看好他,而是更看好年幼的弟弟,认为他才是百年一遇的修道奇材,是重振太平道的希望。

八岁的弟弟莫名的消失也没能改变父亲的这一认识,而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弟弟,直到二十五岁时父亲出殡才又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可是这个弟弟的目的并不是为父尽孝,他只是为了《太平经注》和九节杖而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平经注》不翼而飞,遭到弟弟的一再奚落。

梁友富一直有一颗修道的心,尽管他是多年的优秀党员,也没改变他的执着。

弟弟再度消失后,梁友富开始艰难地修习道教,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下,他仅凭着一股热血和一点天赋,居然也略有小成。

就在这个时候,《太平经注》失而复得,虽然只是手抄本。

也就是说,几乎在同时,有三拨人同时在修习太平道。梁友贵看的是古本,梁友富是通过手抄本,而王双宝、梁小慧却是读的电子版本。

梁友贵对此本是不屑的,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亲哥哥的成就时,他才明白过来。

原来,父亲错了,他也错了,大哥才是最适合修习太平道的人选。

因为他执着。

当梁友富接到梁友贵的电话时,他的心一下子就飞到了数百里之外的终南山,毫不犹豫地应下了弟弟。

只要太平道能复兴,他愿意做每一件事。

“什么?梁友富到终南山了?他接替梁友贵当太平道的掌教?”所有认识梁友富的人同时感觉到惊讶。

“是的,梁友贵已经投案接受调查了。”王双宝倚着火墙坐在炕沿上,这一路行来实在是累垮了。

“那村长的位置呢?交给谢仓法了?”梁小慧还在惦记着小小的村长之位。

“我没问,估计吧,”王双宝疲惫一笑,“书记不在由主任暂代很正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