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6章焚风(七)

焚风(七)

北地的战争还在继续,南面也并不太平。

大名府之战的消息传到西南后,又过了几天,大雨时下时歇,岷江水位高涨,也已经进入汛期了。

虽然心中牵挂着黄河以北的战况,然而自水势报急开始,宁毅与华夏军的队伍便开拨往都江堰方向过去了。

在后世看来,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然而每年对这边危害最大的,便是水灾。岷江自玉垒山口进入成都平原,由西往东南而去,却是地地道道的地上悬江,河水与平原的落差近三百米之多,故此成都平原自秦时开始便治水,到得另一段历史上的宋朝时期,治水才系统起来,都江堰成型后,大大缓解了这里的水患压力,天府之国才渐渐名副其实。

但即便如此,到了二十世纪,成都平原也曾相继发生过两次特大的水患,岷江与下游沱江的泛滥令得整个平原成为泽国。此时亦然,若是岷江守不住,接下来的一年,这平原上的日子,都会相当难过,华夏军短时间内想出川,就成为真正的痴人说梦了。

而眼下华夏军面临的,还不仅仅是天灾的威胁,针对华夏军控制了成都平原的现状,情报部门早已收到了武朝试图暗中破坏决堤岷江的线报。

这类制造洪水,水淹三军的绝户之计,在许多的武朝书生口中颇有市场,当年女真人攻汴梁时,决黄河以退敌的想法便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转过,并非多大的秘密。华夏军初占成都平原,若真是遭遇大水,接下来一两年,都像是挂上了一个大包袱,因此,虽然看起来危言耸听,若是真有人要做事,那也绝不出奇。

一方面要抵御天灾,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藉由一次大的事件加深并不牢固的统治基础,四月上旬,华夏的管理人员,站在大石头上给修路的乡民们宣讲打气。

“这是为何?”

“宁先生说,懂治水的工人和部队在前方抗洪,后方的大伙儿一块保证道路的通畅,都是为了治水,一块的出力。”跟在成舟海身边的华夏军人员解释道。

成舟海点了点头:“水治好后,这边的路也修好了,大家伙相处得也好了……滴水不漏,是宁立恒的风格。”

这一路所见,大都是这样的劳动景象,到得一处有许多人看病的军医营地边,成舟海见到了宁毅。两人不见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宁毅步入中年,成舟海则年近五十,他从马上下来,向宁毅拱手,宁毅便也过来回了一礼,两人对望,都笑着没有说话。

随后宁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