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

还没入冬,第一场雪就落下来了,而且下的还挺大,不过,幸好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回来了,冬小麦也种上了。

黎粮张罗着,准备开个小小的红薯粉条作坊。

给平城修路 修全县城的路

盛京这边没有红薯作坊, 黎荞原有的那七百亩田地,种的是玉米、小米等杂粮。

还有一些西瓜之类的经济作物。

但盛鸿赏下来的这个大庄子,红薯五十亩, 玉米五十亩。

今年收成一般,红薯一亩地有个一千三四百斤,五十亩便是六万多斤。

又是一座红薯山。

黎粮打算开个小小的红薯作坊,以消耗这些红薯。

当然,开红薯作坊最重要的是保密, 赚钱倒是次要的,想要保住方子, 那就只能买人。

陶竹喊了人牙子过来, 又买下十多个人,如今是农闲时期,黎粮王桂花都是闲不住的人, 俩人也不爱做生意, 总觉得进铺子干活束手束脚浑身不自在。

两人想做红薯粉条,那就开作坊吧, 肯定得让他们俩跟在三柳村时一般自在。

不然的话,还不如让他们俩回村,这盛京的家业虽然需要有人打理, 但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过的自在顺心。

黎粮王桂花头一次买人, 俩人都很重视, 先是挨个起个名儿:黎薯一,黎薯二……黎薯十四。

然后便是培训。

红薯粉条的作坊准备开在城北, 城东寸土寸金, 拿来开作坊不合适。

这夫妇俩为了让红薯粉条作坊早日开张, 对培训很上心。

陶竹让黎小兰、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都过去观看, 他们仨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该学习如何管理下人一事。

东跨院的两处院子已经修好,这两处院子都是四进的,除了下人们住的后罩房,前面三个院子里都有暖房。

正好下了雪,一家子全搬进了暖房。

黎粮王桂花黎菽等人第一次住暖房,虽然心疼每日所耗费的巨额柴火,但又忍不住夸黎荞聪明。

虽然烧的干柴多,可舒适度大幅度提升,比只烧火炕舒服百倍。

大冬天的,在屋子里穿春衣就成,不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连胳膊都伸展不开。

而且,这种暖房对小宝宝来说太合适了,郑浅浅黎大山刚出生的二儿子名叫二宝,黎夏和赵深的小哥儿名叫赵橘,橘哥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