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

韩氏住了一个礼拜,惦记着家里头,也走了。

只把老六苏安花留下,帮忙伺候苏安瑛和孩子们。

临走前,韩氏还千叮咛万嘱咐,让苏安花一定要有眼力劲儿,多帮着干活。

苏安花都答应下来,韩氏这才放心离开。

六月里,参地不少活要忙,还有参地用肥料配制的任务。

许世彦如今不仅是二大队的参业技术员,还是东岗公社参业技术顾问,他真的是没办法消停在家伺候月子。

去年小黑河参地第一茬起参做货。

当初试验的那两百丈棒槌,施底肥又追肥,加上后期管理跟上去了。

一丈产水参二十五斤,比原本的产量高百分之五十还多。

二大队人参施肥试验成功,产量突破历史新高。

这可是大好事,于守广哪能瞒着?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啊。

再说了,这可是大功一件,于守广傻了才瞒着呢。

于是立刻向上汇报,然后,整个儿东岗公社,甚至县里,都知道了。

县里专门派了人来调查核实,跟着一起上山。

亲眼看着挺大的棒槌从地里起出来,现场泡秤,一丈起二十四五斤,有的地段儿甚至能起出来二十六七斤。

这下可了不得,县里派来的人立即上报。

然后农业局、参茸公司、特产局等等部门,全都派了人过来,询问参地用肥的具体配方等相关事情。

许世彦作为二大队参业技术员,人参用肥料具体负责人,当然要负责向上级领导解说。

到这个时候了,肥料配方肯定没法再瞒着。

当初许世彦跟赵大海说,是在火车上听旁人提起,到这时候自然不好改口。

只说豆饼水追肥是听旁人谈话得到启发,至于用豆饼、苏子、过石配制混合肥料,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

这样更容易取信于人,也免得前后说辞不一致引人怀疑。

配方公开,立即有相关部门的人将许世彦配置好的肥料,取一部分样品,送去省里农学院,请专家教授来化验分析。

过一阵子传回来消息,证实配方确实有效。

再加上二大队这边确确实实的产量摆在那儿,再无人质疑。

于是,一篇关于东岗公社二大队参农,许世彦同志,一心为公,敢想敢干,勇于实践。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研发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